世界水資源的97%是咸水,其余的3%是淡水。淡水以地下水、湖泊、河流、土壤含水、冰川等形式存在。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而近些年來淡水資源的匱乏也變得越發嚴峻。與之相應產生的海水淡化技術已成為了對水資源匱乏的有效解決方案。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等。
反滲透膜是具有高承壓能力的標準膜元件,通量大,氯化鈉及硼去除率高,能耗低,鹽水分離過程中不涉及相變,能耗低。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反滲透海水淡化法主要優點是:
1、由于整個過程為無相變過程,所以能耗較低,生產每噸水的電力消耗3.0~5.5KWh。
2、設備成本低,裝置緊湊,占地較少。
3、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操作十分簡單,維修起來也很方便。
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對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問題,合理優化用水結構,推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