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根據世界水資源研究所發布的報告,目前,世界上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到2025年,將有35億人面臨缺水。在國際上,海水淡化已被大規模使用。全球海水淡化能力從2000年的不到3000萬噸/天增長到2020年的1億噸/天,年均增長率超過7%。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已從1970年代的10美元/噸降至目前的不足1美元/噸。160多個國家約有3億人長期飲用淡化水。
中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沿海地區對淡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單靠長距離調水很難完全解決這一問題。中國11個沿海省(區、市)創造了55%的GDP,而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27%,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特別是55個地級以上沿海城市中有51個是缺水城市,12個海島縣全部是缺水縣。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海水淡化是重要的優質增量水源,對緩解沿海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已建成123個海水淡化項目,海水淡化能力超過160萬m3/天。它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海水淡化技術國家之一,具有大規模開發的技術條件和工業基礎。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海水淡化的大規模利用水平與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海水淡化總體規模較小,關鍵技術與國際還存在差距。在許多地方,海水淡化水進入網絡存在一些障礙。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相關標準和規范缺乏銜接,激勵措施不足等。
海水淡化作為一種水資源增量技術,是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的重要選擇,相關技術可推廣到微咸水的開發、保護和利用、污水資源化利用、水資源化利用等領域,高效循環利用工業用水等領域,從而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廣闊的工業發展前景。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