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海水淡化項目?
我國11個沿海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創造了55%的GDP,而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的27%,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特別是55個地級以上沿海城市中,51個是缺水城市,12個海島縣都是缺水縣。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海水淡化是一種重要的優質增量水源,對緩解沿海地區和島嶼水資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際上,海水淡化已被大規模使用。全球海水淡化能力從2000年的不足3000萬噸/天增長到2020年的1億噸/天,年均增長率超過7%。海水淡化水生產成本已從20世紀70年代的10美元/噸降至目前的不足1美元/噸。160多個國家約有3億人長期飲用海水淡化水。
在國內,中國已完成123個海水淡化項目,總產能為165萬噸/天。它是世界上少數擁有海水淡化技術的國家之一,具有大規模發展的技術條件和產業基礎。然而,也應該指出,中國海水淡化的規模利用水平與不斷增長的國內需求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海水淡化總體規模較小,關鍵技術與國際水平仍存在差距。在許多地方,接入海水淡化水網絡存在一定障礙。此外,還存在相關標準和規范缺乏趨同、激勵措施不足等問題。(數據來源:新浪財經)
反滲透海水淡化 利劍出擊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利用高壓泵的過程對海水加壓并從中分離淡水。生產工藝相對簡單,能耗相對較低,操作和控制相對容易。
反滲透是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技術之一。其原理是在壓力的驅動下,水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膜的低壓側,而海水中的鹽在膜的高壓側被堵塞,并與濃水一起排出,實現有效分離。
世界氣象組織警告說,到2050年,50億人將面臨缺水。反滲透海水淡化利劍出擊,為解決數十億人的缺水問題而努力。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