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六年的努力,由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主持制定的海水淡化領域國際標準《海洋技術-反滲透海水淡化產品水水質-市政供水指南》于2021年9月29日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官網上發布,該標準是我國主導的首項海水淡化國際標準。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然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海水淡化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推進相關產業標準國際化。
據了解,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可規范并簡化海水淡化產品水的水質檢測,保證管網和終端用水安全,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必要補充,對發展中國家安全使用淡化水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北方和西部內陸地區為資源性缺水,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為水質性缺水。水資源供需矛盾已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我國11個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的52個沿海城市中,包括18個極度缺水地區、10個重度缺水地區、9個中度缺水地區、9個輕度缺水地區,近90%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數據來源于網絡)
咨詢熱線:021-65629999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咨詢熱線:021-59145678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 9:00-18:00)版權所有:萊特萊德·環境 備案號:遼ICP備12004418號-71